徐墨然的艺术人生
发布日期:2025/4/11 10:20:21 人气:0 栏目:媒体报道
第一章 问道金陵
1966年深秋,9岁的徐墨然站在南京玄武湖畔,看着林散之先生用枯枝在沙地上写下"墨然"二字:"墨色当如夜山空寂,笔意须似松涛自然。"这位草圣为少年起的名字,悄然埋下了艺术觉醒的种子。
第二章 黄山问道
魏紫熙带着18岁的徐墨然三上黄山,在始信峰巅展开《溪山行旅图》:"石涛的点染要化为自家骨血。"青年在云海中顿悟"鹰羽皴"的雏形,所创作的《祖国山河甲天下》,以铁戈银勾与积墨"鹰羽皴"重构传统山水,被中国美术馆典藏时,启功题跋:"墨韵承林老,山势出新机。"
第三章 京华问道
看靳尚谊在中央美院画室示范《黄河大合唱》的构图:"油画的笔触要像书法般讲究节奏。"徐墨然顿悟将鹰羽皴技法融入油彩,绘就《黄河瀑布》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外交厅时,评论家徐帮达写道:"东方笔意与西方色彩在湍流中交响。"
第四章 瓷都问道
江西陶瓷大学讲台上,徐墨然演示"青花水墨"技法:"青花分水要如墨分五色,釉里红的窑变当取自然天趣。"其创作《江山多娇》观音瓶入藏中国博物馆,著名瓷器鉴赏家徐国喜称其"瓷上的破墨革命"。
第五章 诸法归一
2018年《大师导悟》出版,收录徐渭"莫把丹青等闲看"、龚贤"用笔须中锋"、石涛"笔墨当随时代"、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李剑晨"色彩就是力量"、林散之"雅俗共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等师训。晚年独创"光彩法"花鸟,《鸟儿的婚礼现场》百米长卷,墨色中透出宝石般的光晕。
2025年春节刚过,七旬老艺术家徐墨然先生在黄山写生时即兴创作《天韵》,皴法中可见鹰羽之刚与游丝之柔,评论家徐奥春感叹:"他让传统笔墨在当代重生。"
附录:徐墨然艺术年表
1966得林散之赐名
1985 山水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
1998油画《黄河瀑布》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2005 陶瓷作品《江山多娇》被中国博物馆典藏
2012创立"青花水墨"艺术体系
2018 出版艺术理论著作《大师导悟》
南京徐墨然艺术馆理论处供稿
以上所以图片不得下载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