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静”凝结成永恒——赏析徐墨然的油画静物
发布日期:2017/12/11 19:18:21 人气:39 栏目:媒体报道
在众多画种和艺术样式中,油画静物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说静物画是欧洲绘画中一个最直接用于判别画家技艺之高下优劣的竞技场。真正的大师,必然是静物画大师,我们熟知的苏巴朗、塞尚、凡高、高更、毕加索、莫兰迪等著名的大师都曾创作出十分经典的油画静物,他们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确立了在世界画坛的显赫地位。油画静物之所以成为判别画家技能的竞技场,源于静物表现方式的独立性,它要求画家只能从多样而复杂的现实世界中选择极小部分来作为描写对象,由于篇幅受限、情节单纯,在表现力和造型力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作品又把观者的视线拉得很近,使表现作品技能语言的优劣备受关注,故静物画已逐渐成为试图跻身于杰出画家行列之人入门的必修课,所以说它是初级的,也是终级的。
徐墨然作为是国画和油画双料画家,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上不断探索,强调静物画的“回忆”功能,努力将无限的想像倾入有限的物质中,建构起具体的情境,“神形兼备、借物抒情”,赋予“物”以生命的力量,使“物”中产“情”,“物”中生“感”,召唤出观者的审美愉悦和精神共鸣,使“静”凝聚成永恒。
徐墨然的油画静物将“静”物画为“动”物,“形神兼备”,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他笔下的静物画,超越了对静物的一般再现,通过娴熟的笔触和奇妙的色彩,捕捉不同物品质感的差异,他在抓住“静”之美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绘画语言贯穿于色块和线条之中,“物—我”合一,使有限的生命主体,凭借这种“静”的美学品质,顿入豁亮的无限之境,令人刹那中获得一种审美快感和精神愉悦。
硕果累累 60cmx90cm 徐墨然
观这幅《硕果累累》,画面的桌子上摆放着成串的葡萄、桃子、李子等水果,果实质感饱满,新鲜诱人,晶莹的葡萄隐隐还罩着薄霜,带叶的桃李似乎还沾着晨露。黄、绿、紫等色彩协调,光线的聚焦的表现,使物体的体积和空间感突兀、强烈,不同物品质感的差异,形成了画面的节奏与律动,一股厚重质朴、恬静清新的气质弥漫于画面之上,唯美精致,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盛宴背后传达出画家对恬和、宁静生活的追寻,对自然、生命的礼赞。
徐墨然的油画静物将“静态”转化为“情态”,“借物抒情”,透出强烈的个性和情感,让观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使精神的浸润凝聚为"永恒的静默"。他笔下的静物画超越了“静”的状态,通过物的排列组合,朴素平实的呈现,具体情境的构建,揭示其内在的真实,生命的价值,让“静”凝结成一种意义,使其“物”以高度的个性特征,引领观者通达审美心境,召唤、浸润观者的心灵,产生隽永的艺术效果。
丝路遗韵 40cmx60cm 徐墨然
品这幅《丝路遗韵》,一 组汉唐人面彩绘、陶俑、瓷器……静静地陈列案前,将人们的思绪一下带回“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时空,凝聚成永恒的定格。画面以写实的笔触,厚重的质感,沉稳的色调,在厚实、凝重与遥远、斑驳之间寻找历史的回声,追溯丝路古道的千年霓裳,倾述文化交融,历史兴衰变迁;在平实静谧中,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与共振,奏出苍凉与雄浑的千古绝唱……
青春的回忆 50cmx60cm 徐墨然
赏《青春的回忆》,一只陈旧的纸箱上靠在古旧的板墙旁,纸箱上静静地摆放着一架老式相机、闪光灯、皮包……追溯着岁月的记忆。画家通过独特的视角,细致的笔触,写实的手法,纯真的色彩,老照片式的艺术呈现方式,刻意地营造出对流逝岁月、逝去青春的追忆。环境与物体浑然一体、自然质朴、凝练含蓄的倾述,使作品有了几许凝重,几许悠远的意境,拨动起观者的心弦,“摇曳”出观者心底深处的共鸣,留出了无限遐思的空间。
纵观徐墨然先生的油画静物,形式上的力量和美感,内在的精神品格和张力臻致完善,故离我们如此近,又如此远。